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师范类专业用)

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准学制:4年

学科门类:法学                   专业大类: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业代码:030503                 授予学位:法学学位

适用年级:2021级                     专业负责人:陈自才

 

一、专业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本专业多年发展的基础上,2008年获批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现有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1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硕士生导师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人。获批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李丽工作室,成立鲁东大学“四史”学习教育研究中心、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所(中心),组建4个教学科研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项目和省级重大项目5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7项。近五年,本专业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5项;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奖5项;省创业大赛1等奖1项,省互联网+金奖1项;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省级优秀论文4篇;就业率95%以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98.9%。经过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形成了常态化的培养方案调整机制,构建了体现国际视野、现实社会要求、学科发展前沿、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彰显学校实力、服务山东基础教育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师资摇篮与学术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为指导原则,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厚实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过硬教师职业技能、良好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具备创新发展的潜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优秀中学思政课教师及教育管理者。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定位,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预期描述如下: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熟悉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职业,自觉培育职业情感,具有坚定的从教意愿,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善于创新,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够独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四有”好老师。

2.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难题;适应和引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紧密关注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3.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进行有效评价。了解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研究。

4.能够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5.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增加知识储备,持续反思,提升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通过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专业交流,在所工作的区域内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管理者。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以国家与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2020年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结合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经验,制定与完善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具体来说,力求在制定毕业要求中体现如下特点:覆盖《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内容、传承本专业办学的历史与传统、彰显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品质、知识、能力和素养:

1.师德规范

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育人理念、强烈的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1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恪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系学生,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能做学生的引路人。

2.1认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意义和专业性,热爱教学工作。

2.2加强自身修养,丰富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端正奋发的态度和持续努力的行为。

2.3身心健康,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权利以及个体差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

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知识,理解并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熟悉学科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组织教学、指导学习。

3.1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3.2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初步习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策略。

3.3了解科学知识和学科发展的历史、前沿,理解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改进完善教学。

4.教学能力

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相关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合理评价。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和促进者。

4.1遵循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依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组织教学。

4.2具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基本的教学技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点、掌握学情、备课、上课、总结反思,形成一定教学经验,并以此完善教学。

4.3具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展开研究,并形成初步的教研成果。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掌握班级指导技能与方法,具备班级管理与指导能力。能运用班级管理基本知识、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方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能通过有效沟通等措施解决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能合理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5.1 了解中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熟悉实施细则,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策略与技能。

5.2 掌握党团建设与管理的一般方法与原则,可以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与建设活动,能科学评价、指导学生发展。

5.3 能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可以运用所学解决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难题。

6.综合育人

树立“三全”育人意识,具备较强的综合育人能力。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育人价值,自觉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品德养成有机结合;了解学校文化和活动教育的育人内涵和方法,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6.1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2 了解学校文化和实践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自觉将育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活动中。

6.3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7.学会反思

具有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了解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学会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学会独立思考、教学反思,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养成运用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学生学习习惯与效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习惯。

7.1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7.2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育教学。

7.3理解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能够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涉及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掌握依据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能力。

8.沟通合作

充分理解信息化时代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在教学研讨、第二课堂等活动中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发挥团队合力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技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8.1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能够明确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功能,懂得学习伙伴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8.2能够系统掌握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的一般知识、方法与技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活动等合作学习活动。

8.3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具备与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交流沟通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总学分153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1. 专业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等。

八、课程结构与修读学分(时)要求

九、毕业最低学分及分配

本专业毕业要求总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实践教学学分和比例。总学分153,其中,理论学分 109.5、实践学分 43.5 ,实践学分比例为28%。

十、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

()必修课程设置及进程(共118学分)

十一、附件

1.毕业要求对应培养目标矩阵图

2.课程体系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矩阵图

 

序号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8-3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M



2

形势与政策

H




M


H





L







L

H





3

大学英语





H




L











M



L


4

大学体育






H
















H



5

大学计算机(1











M

L







M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L






L








H

M

7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H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M













H






9

创新创业基础



















H




M


10

劳动教育


H


H


M

















M


11

学校心理学






H



H






M









12

教育学基础


M




M

H

M


H






H


M

M






13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L

H

H

H


M













M






14

汉字与书写艺术





M






H














15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艺术











M




L








M

H

16

教育社会学




M











M










17

班主任工作艺术


L











H

H

H










18

教育政策与法规


M

H












L




H






19

教育研究方法









M



H







L


M




20

家庭教育专题
















M









21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共)



M






L



M







H



L



22

课堂管理艺术











L














23

微课设计与开发











H

M













24

学与教的心理学









H

M





M










25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H









H










26

艺术导论





H













L







27

音乐鉴赏





H













L







28

美术鉴赏





H













L







29

影视鉴赏





H













M







30

戏剧鉴赏





H













L







31

舞蹈鉴赏





H













L







32

书法鉴赏





H













L







33

戏曲鉴赏





H













L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

H






H




M










M

L



3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M






H









M



L






36

科学社会主义

M






H












L






37

毛泽东思想

M




L


H



M















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H






H




M








M






3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H




M


H



M












L



40

政治学



H



M

M




H

L













41

法学


H



M


H








M



L






L

42

逻辑学



M


H

M

H



H








M

L


H


H


43

社会学


M



H


M







M








M



44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

H




M


H



M












L



45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H


H



H



M








M



M



L

46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L







M


L

H


L


M






M


M


47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H




M


H










M



M





48

伦理学

H



M



H















H



49

中国共产党历史

H




M


H





L


M








L



50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H




M


H





M


H









L


51

思政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共)

M






M



H






M





L




52

思政学科教学论



M





M



H





M





M




53

思政学科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微格教学)




M



M




H










M




54

教育见习

L



M



L














M




55

教育实习



M



M


M



M




L






H




56

教育研习





M



M




L









M




57

毕业论文



M




H





H







H


H




58

思政课名师教学评析



M


M






H









M





59

当代科学技术



H


H


H




L





M



M


H

H



60

中国文化概论


M




H


M



M







M



H

H



61

西方马克思主义

H




M


H














M


M


62

西方政治思想史

H




M


H











M



M


L


63

公共行政管理


H



H


M














M

H



64

中国哲学史

H




M


H









M









65

中外教育史

H




M


L


M










M

H





66

西方哲学史

H




M


H














M


L


67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H




M


H





L







L



L



68

宏观经济学

L






M









M









69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M


M




H


M










H

M

H




70

胶东红色文化概论

H




M


M









M





L


M


71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H



L



H












H

H


M



72

现代西方哲学





M


M





L








M

M




73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M




H




H



H






M


H

H

M



7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M




H


M
















H


75

寒暑假社会实践

H





H


L



M



M











76

志愿服务与课外活动

H





H




H




H


L






M



77

思政专业技能大赛培训




M




M



H





M





M




78

思政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H

H



H




L



H




M







79

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素养

H


M


H


H
















M


80

胶东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H

M



H












H





H



注:若某课程或实践环节支撑某个目标的达成,则在相应的空格处打H”“M”或“L”,“H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支撑L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支撑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组成员: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成员:

校外专家:

陈培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 教授)

刘先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高继文(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李安增(曲阜师范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教授)

实践基地负责人:

郭宏成(烟台第三中学 校长)

张艳春(威海一中 校长)

高长春(威海第四中学 校长)

用人单位负责人:

蔡润圃烟台教育局 局长)

威海第二中学 校长)

陈文良烟台第八中学 副校长

梅旭军烟台第十三中学 副校长)

毕业生代表:

杨佳羽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

孙传廷烟台芝罘中学教师

校内专家:陈自才 李丽 周文翠 于海飞 黄炜

主管校长:曲荣君    教务处长: 杨振光          院长:陈自才         专业负责人:陈自才